当前位置: > 九九财经网 > 商道商讯 > 正文

昆明“百万美金”候选女心理教师:让心微笑(2)

时间:2017-08-21 16:22 来源:

  从学生到老师,身份的转变,一度让杨博雅无所适从。

  在她印象中,讲台上的老师是神圣威严的。然而,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。

  “学生调皮不听话呗。”她分析过原因,一是自己年纪小,又是个女生,虽为班主任,但面对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,难免有些“镇”不住。“估计是我脾气太好,温柔过头了。”她笑着说。

  第一次家长进校园活动时,杨博雅就曾被家长误以为是学生。当时的她从外表看来,与学生基本无异。安排打扫卫生,学生讨价还价、规定到校时间,学生总是迟到……这些都让她很是头大。

  的确,这是每个老师都会经历的阶段。

  但是,“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件很快乐的事,我很享受,是真正发自肺腑地喜欢这份职业。”在杨博雅看来,她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永远保持精力充沛,在求学的道路上也从未停下过脚步。朋友眼中,杨博雅是个“工作狂”,没有周末,也永远闲不下来。她可以在一个寒假,去五个不同的国家旅行,开拓视野,然后把新鲜的东西带给学生。

  杨博雅喜欢发朋友圈,也乐于和朋友在评论栏互动,但她却不愿和学生在社交软件上有过多交流。“因为我吃过亏呀。”她又开始笑起来,“以前我一发心情,学生就在下面留言,甚至还有人调侃。不觉得很奇怪吗?”在向前辈“取经”后,杨博雅才意识到,和学生拉近关系固然重要,但过于亲密,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忘记她“老师”的身份,一定程度上来说,这是不利于教学的。“你能做到公私分明,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嘛。”

  学习如何把控好和学生之间距离的“度”,杨博雅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。之后,她的任教之路走得很顺。心理课上,她会融入游戏、话剧、戏剧、音乐等元素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,寓教于乐,这也使得心理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。

  而在与学生融入的同时,杨博雅也积极在与社会融入,她的方式是做公益。不管是山区留守儿童、城市流动儿童,还是看守所、监狱等地方的弱势孩子,她都投入了大量时间,用专业技能去服务更多的孩子。

  “确实工作这几年,我做了好多事情,同样的时间,别人都会抱怨,但我确实是把时间用到了极致。所以经常有人觉得,我虽然只工作了五年,但创造的价值,远不止此。”

  这一点,在杨博雅的好友,昆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郝万胜那里得到了认可。

  “博雅表现出的专业能力、责任心以及策划组织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” 郝万胜回忆,2014年昭通鲁甸地震发生后,她到震中开青少年儿童心理援助工作,并凭借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,联合团省委、华东师范大学等多个部门,在灾区主导并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心理课程,“这是史无前例的,因为不管是对主导者的专业能力要求,还是对其协调政府、民间组织、专业教育机构的能力,都是极大的考验。而博雅,克服种种不可能任务,圆满完成了项目。”

  同时,郝万胜认为,杨博雅难能可贵的是,在同龄人忙于秀吃喝,打游戏,啃父母的时候,她已经在努力地实现专业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理想了。

  如此这般,不知不觉,5年时间过去了。

  【心理教学推广的先行者】

  有的问题,凭老师一人之力便可解决。但有的问题,需要学校、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才能解决。

  杨博雅就是在反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逐渐成长。

  比如,每个学生的接收程度深受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影响,所以统一的教学模版和教育模式并不受用。换句话说,老师要怎么做到因材施教。

  “你是不是有自己的见解。”我追问道。

  “首先,要承认自己不是‘全能’的,把对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一点,这样才不会有压力。学生是有差异性的,但其中也有共性。这需要老师反复寻找两者的平衡点,不断调整,最终找到适用于每个人的教学方式。”杨博雅始终保持微笑,“当然,老师自己也需要保持学习,不断拓宽视野,这样就能应对各种教学难题了。”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