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九九财经网 > 房产汽车 > 正文

在华弃用高田?丰田本田竟无言以对(3)

时间:2017-08-21 16:21 来源:互联网

  从上述的资料可以看出,美国对于汽车质量问题的关注度要高得多,召回条例细化到用户投诉、相关部门立案调查、汽车生产商自检,到召回公告的发布以及免费修理等程序,大家完全按条例进行,透明、公开,美国实行的是“自愿认证,强制召回”制度。不仅是美国,在欧洲、日本,安全气囊方面早有立法。

  业内人士表示,国内汽车召回的有关政策,亟待解决的是“不透明”的问题:国内车企召回,正常情况下是首先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备案,有些车企还会在官网上进行公告。但召回的过程,却并不透明,车辆如何召回、最终是否被召回、召回后会做出哪些改进都不会公布。

  同时我国还没有一项能够评判气囊制造质量是否合格、气囊与具体车型是否相匹配、事故发生后安全气囊是否应该打开的标准。如果出台相关国家标准,更会改善车主遭遇此类情况难以维权的现状。

  这些标准的缺失,也让很多车企“得过且过”,不会积极解决问题。

  新闻延伸 高田迟来的道歉

  2015年,高田CEO高田茂久在股东大会上公开道歉。虽然高田茂久来了一个标准的日式90°深鞠躬,但消费者并未感到信服和满意。高田在股东大会上表示,其对于缺陷安全气囊原因的内部调查进展不顺,现在仍未确定高田气囊发生爆炸的根本原因。与此同时,随着召回不断扩大,现在全球仍有成百上千万辆高田缺陷气囊汽车需要召回,等待更换缺陷零部件。

  这次致歉是他时隔一年来首次公开亮相,此前,他一直回避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表。“我为此前未能与受害者直接沟通道歉,也向因缺陷高田气囊造成的死伤者表示歉意。”高田茂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,“作为一家安全气囊供应商,我们的产品却给用户带来伤害,我对此深表歉意。”此前,高田已经在美国报纸上刊登过书面声明和广告进行道歉。

  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自己在召回事件中承担的责任时,高田茂久避而不答。他表示,目前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带领公司度过这场危机。他补充说,希望危机能够尽快解决,届时将立即恢复向股东派息。高田茂久还表示,公司正在商讨帮助受害者的各种措施,包括设立专门的赔偿基金等。

  链接 安全气囊不是摆设

  从1953年的“汽车缓冲安全装置”到单气囊、双气囊,再到四气囊、多气囊,安全气囊已经成为保障汽车驾乘人员安全的重要装置。当汽车相撞时,安装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%,面部受伤率减少80%。

 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安全气囊平时藏于车中,并没有什么存在感,但它绝对不是车内可有可无的摆设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,如果使用安全带,可挽救约45%的生命;如果同时使用安全气囊,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0%。

  但作为全球第二大气囊生产商,因高田气囊致死而导致的大规模汽车召回,却让本应保护生命的气囊成为了“定时炸弹”,不仅没能起到为保护驾乘者安全的作用,反倒成了危及生命的隐患。

  采访手记

  在报道策划初期,本报就已经通过外媒获取了丰田、本田、日产、马自达等企业的高层,甚至是最高层领导在海外市场针对高田气囊所做的表态。丰田还是由董事长丰田章男出面对外媒作出了说明,可见其对事件的重视程度。

  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,本报联系的多位企业在华总部和合资厂的相关人士,甚至无法向本报证实“停用高田问题气囊”的消息,这些消息实际上已经对海外消费者公开发表了几乎一整年。

  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这些企业,无论是海外总部,还是在华总部,抑或合资企业,针对这些消息,都没有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清晰更明确的说明,甚至没有进行相应的准备。不然就无法解释,为何当本报进行采访时,相关人员仍无法提供确切的消息,甚至有的品牌的公关部门,在与本公司各部门进行沟通之后,给本报的回复依然是“无法提供确切的消息”。可见,这些企业在至关重要的产品安全信息的传递上存在严重的脱节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推荐内容